万乐通讯
首页 > 万乐动态 > 万乐通讯 > 正文
苹果iPad商标纠纷带来的启示
随着近几年“苹果热”在全球兴起,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炙手可热,在中国被疯狂追捧。网络上流传着某公司年终会上员工人手一台Ipad的照片,我们万乐药业也连续两年将Ipad设为年终会的奖品。但是,正是如此著名的跨国公司,却陷入了关于这个正当红拳头产品的商标纠纷,与深圳唯冠公司对簿公堂。
  2000年,唯冠国际实际控制的唯冠(台北)公司注册了Ipad电脑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标;2001年,唯冠国际全资的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在中国申请注册了Ipad商标。2009年,苹果公司为了在全球收购Ipad商标,在英国注册了一家“空壳公司”IP公司,以IP公司的名义与台北唯冠公司签署合约,以3.5万英镑的低价购得iPad商标所有权。双方争论的焦点,即在于台北唯冠公司是否有权出售深圳唯冠公司的商标权。唯冠的主要理由是台北和深圳两家公司是独立的,并且深圳公司当时也未签署转让协议,而苹果公司认为台北唯冠当时已出售了iPad所有商标权。
  经过两年多的诉讼,近日,备受瞩目Ipad商标案终于尘埃落定,苹果公司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一揽子解决Ipad商标纠纷。苹果愿意支付巨额和解金,原因在于台北唯冠与苹果的商标转让过程中存在细小瑕疵,即商标转让合同中没有深圳唯冠的公章,无法证明深圳唯冠参与了商标转让。
  和解的结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满意的结局。6000万美元对于财大气粗的苹果公司来说,与庞大的中国市场相比不值一提;对于债务缠身的深圳唯冠来说却如久旱甘霖。他们也给社会大众以及中国的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知识产权课。对于公众来说,我们能够了解到这样一些知识产权常识:原来商标注册是有地域性的;原来跨国公司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原来商标转让还有那么多学问;原来商标是这么值钱的……企业也能认识到,知识产权虽然看似无形,实际却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即使是像苹果这样的创新巨擎、跨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管理方面也并非没有漏洞。无论是商业巨头,还是行业小卒,在知识产权面前都是平等的,如果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稍有疏忽,再大的企业也得付出惨重的代价,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或者站稳脚跟,必须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医药行业也是知识产权纠纷高发的行业,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纠纷更多集中在专利方面,药品的专利侵权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使得案件审理难度大、诉讼周期长,对处于被动的企业可能影响很大。
  我们公司也曾遭遇专利纠纷,2011年武汉李时珍药业诉我公司的注射用羟基喜树碱侵犯其专利权,要求我公司赔偿四十余万元。公司领导将这个事情交给我和公司法律顾问傅律师一同处理。经过分析,虽然我公司产品的处方跟该公司的专利有不同,即冻干支撑剂我司使用的是乳糖,李时珍药业专利保护的是甘露醇,但根据“等同原则”极有可能被认为两种冻干支撑剂是等同的,从而认定我公司侵权。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其它途径来进行抗辩。我们对所有的相关文件进行分析,发现涉案专利在授权之前的专利文本是要求保护乳糖作为冻干支撑剂的,而在审查过程中放弃了乳糖,最终授权的文本只要求保护甘露醇作为冻干支撑剂,我们抓住了这一点,使用“禁止反悔”原则,即“专利权人对其在授权或无效宣告程序中已放弃的内容,不能通过等同原则的适用再纳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禁止反悔”原则的使用让我们在法庭上占了绝对上风,一个钟头内即结束了庭审,打了一场漂亮仗。庭审结束后,法官告诉我们,其他的被告企业都没有使用这一原则,正在与原告围绕着“等同”问题苦苦纠缠……
  这是我从事知识产权工作以来第一次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事件,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得到很多启发。面对知识产权纠纷,我们没有退让,准确利用知识产权知识和法律武器迎接挑战,维护了公司的利益。同时,也警醒我们要对研发成果及时申请专利,化被动为主动,就像唯冠一样,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即使是苹果这样的巨头也不用惧怕。再次,重视企业运营中的知识产权问题,避免像苹果公司一样因为细小的疏忽导致难以解决的知识产权纠纷,付出惨痛的代价。

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 Shenzhen Main Luck Pharmaceutical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四路万乐药业大厦 E-mail:
电话:0755-25843999 传真:0755-82260086 粤ICP备06024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