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临床试验参与者要具备专业严谨的态度和人性化的关怀。
临床试验的对象大多是肿瘤患者,但也是活生生的人。那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受试者的权益,比如说剂量调整、不良反应处理、SAE上报,时刻把受试者的权益放在首位,这也是GCP强调的重中之重。另外,研究方案中的入选排除标准、给药剂量、疗效评价等关键信息的确定需要具有在专业基础之上的严谨细致。以公司目前产品所涉及到的适应症而言,每个适应症都是一个庞大的学科,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更繁琐复杂,需要不断系统学习和更新。
其次,临床试验需要参与各方的有效沟通。
从试验设计起始至试验最终总结发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申办方(公司)、主要研究者(PI)、各研究中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因此研究者会前,我们需要和PI沟通确保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会后,我们与各研究中心沟通方案的更改细节;研究进行时,我们与包括PI在内的中心沟通研究进度;研究结题时,我们与PI沟通结题会议、数据发表等。所以说,沟通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贯穿始终,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是“沟通决定成败”。
最后,临床试验需要对关键节点进行过程管理。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除常规设定的阶段小结(中期分析)等关键节点外,如果出现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方案局部需更改,应该及时通报并作修改。比如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作为PI开展的一项鼻咽癌研究,入组进行当中根据国外已有数据及本院实际情况,发现两试验组依照原样本量入组不足以产生显著性差异,在统计方重新核算之后,召集各研究中心通报增加样本量。另外,对于公司来讲,以PI为主进行阶段小结(中期分析)有助于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各中心的统一协调,研究者之间也可得到充分交流的机会。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临床试验的关键成功因素在于参与者的严谨态度及专业素质、参与各方的有效沟通以及对研究各关键节点的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