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乐园地
首页 > 万乐动态 > 万乐园地 > 正文
我看于丹讲《论语》
      认识于丹,是从央视的百家讲坛开始的,她用现代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原《论语》最简单的道理,别具一格,非常精辟。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高山上的一颗劲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她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我尤其欣赏于丹对生活态度的注解,当今世人的生活态度普遍浮躁,也很空虚,都喜欢无限放大自己的缺憾和苦难。于丹解读《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的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想得到他人所得,先比比各人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
      不可否认,于丹很精明,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群体中,合适地推销了一回文化快餐,狂受追捧那也就不足为奇了。她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于丹让我们放下更多的计较,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她认为,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找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保持平常心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总之,于丹认为 “快乐”的处方:笑对生死,笑对人生,平和心态,活出自我。“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于丹真的很成功,至少让我们学会平和、宽容、善待与感恩。
      我第一次见到“国民幸福指数”一词,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增强我们把握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拥有什么样的心灵。孔子教我们如何用内心的坦然与淡定来化解人生的缺憾和苦难。
      正如于丹所说:其实,无论是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劲的解读他到底在说什么。如果端着架子,那不是真正的圣贤,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我们只是在他们的诉说里寻觅那个纯粹的自己。性本善,习相远的自己。

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 Shenzhen Main Luck Pharmaceutical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四路万乐药业大厦 E-mail:
电话:0755-25843999 传真:0755-82260086 粤ICP备06024857号